總是會有外送員抗議有人可以每小時均三單、但有人可以每小時均五單,造成各種不公平的聲音。
整體來說、外送員就是拚體力、拚續航力的工作,工時拉的越長、平均薪資就越高。
但根據我的多年體感以及那位2024uber eats外送員的分享來看,與其說控單,不如說是控時薪、更直接一點就是演算法而已,平台不敢讓外送員低於法定最低薪資、當然也不是散財童子讓外送員平均時薪1000元+,偶爾給你一下時薪五百七百就已經不錯了。
以平台方的角度就是希望每個外送員隨時都有單、然後時薪要根據時數單數慢慢往上加,頂標的uber eats跟熊貓都可以拿到時薪300元+。
外送糰自己跑過最高紀錄是一小時七單,但最慘的就是一小時一單,甚至半單或是沒單,也有跑過狂風暴雨一小時450元+、跟直接顧路一小時0元,工作的薪資上下幅度差很多,曾經我在上班的時候也只跑下班兩三小時,時薪差不多就在220~250元。
我的均單量也不是固定的、剛跑那會大概我有一年的時間”不挑單就跟著系統走”、抱著遊山玩水逛街的心態下去跑。均單量只有每小時2.8單、接單率98%。但是我的時薪平均都在350…畢竟那是4年前了,當時的外送收入還不錯,每天最高跑8小時、就是我手機沒電+行動電源一顆沒電的時間。
但是現在因為我裝了無線充電的導航架後、我反而開始挑單跑了,因為少了8小時限制我可以一天跑到14小時…跑到體力消耗乾淨了再回家,這是在2023的事,現在應該平台不讓這樣跑了。12小時+如果不挑單的話,我大概下線可能會從台北跑到桃園或是基隆…這個我不能保證自己有足夠的體力騎回家。所以現在挑單跑之後差不多都在每小時均4.2單了、但時薪也只剩下280左右,接單率70%、而且我懷疑平台也很有在進步、他知道我不拒回家單就拼命給我一堆價格超低的回家單,就是吃定我回家順風一定會接。
所以挑單、選單就不重要了嗎?外送糰現在跑uber eats主要參考的依據還是“最後目的地在哪?“、單價就是僅供參考、偶爾有肥單的話我不介意跑一下陌生地區,因為不管均三均五均七,最後統計就還是時薪250-300元,挑單選單只是不想沒事去踩雷讓心情變差而已。
而這個統計通常不是每天、每週的統計。是每個月甚至每季、每年的統計,像是那位跑了年薪百萬的百萬哥,他的年時薪平均也只有319喔~
發佈留言